熱噴涂技術在電力工業的應用
電廠鍋爐“四管”的防腐蝕、抗沖蝕:
火力發電廠中,高溫、高壓、鍋爐的水冷壁管、過熱器管、再熱器管、省煤氣管(簡稱四管)常因高溫腐蝕和磨損而減薄,更換新的管子既費時有昂貴,如果造成“四管”泄露爆管事故,會增加電廠臨時性檢修和大修的工作量,給電廠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。據資料統計,1982~1985 年間國內50MW以上火力發電廠共發生鍋爐事故949起,其中“四管”泄露爆管事故就占305 起,占事故總數的32%,由此可見,鍋爐受熱面“四管”的高溫腐蝕是影響鍋爐安全的主要原因,它已成為火電廠安全運行中一個急待解決的技術難題。
從80年代初,國外就進行一系列旨在設計種材料/應用系統,能對鍋爐管道提供長期的保護(3~5年內不用修理)。方案的目標是發展一種涂層, 該涂層不剝落、損耗速率小于未保護鋼管的10%, 并且相對于更換鍋爐管道在經濟上更有效益。經過深入研究,并經實驗試驗和現場應用考核,已獲得了可喜的成績,涂層厚度年平均損失率可達0.025mm,工作壽命可達5~10年,大大提高了“四管”的工作壽命,目前在美國、英國、日本、加拿大、德國等國已廣泛采用多種涂層對鍋爐的“四管”進行防護。
我國電廠鍋爐“四管”采用涂層防護起步較晚,開始國內也僅上海、張家港、山東等少數電廠采用了噴焊、高速火焰噴涂等工藝對鍋爐“四管”進行了防護,但畢竟邁出了可喜的一步。 隨著電力工業的不斷發展和熱噴涂技術的不斷深入人心,特別是熱噴徐技術本身近年來的不斷進步與提高,采用熱噴涂技術對鍋爐“四管”進行防護的工作必將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,并獲得更多的應用。例如,為解決“四管”腐蝕問題,西北電管局科技處分別于1999年、1992年兩次下達技術開發項目,由西北電力機械廠、秦嶺電廠、韓城電廠在有關熱噴徐專業單位(中信防腐)的協同下共同進行鍋爐受熱面“四管”的防腐研究工作,他們采用NIAI沫層作為粘結底層,以NiCTAI 徐層為工作層,表面采用高溫涂料封孔,該徐層系統在工廠的工業試驗中獲得了較好的防護效果,年磨損率為0.04mm.工作壽命可達兩個大修期(6年)給電廠帶來顯著的經濟效益。